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十届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在重庆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工作创新发展”为主题。论坛规模创历届之最,共有443篇论文入选参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52篇、叁等奖149篇(含本硕博学生)。经过初筛、专家盲审和现场答辩叁轮严格评审,由王荣欣博士指导、我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何祥葳提交的论文《循证协同与伦理嵌入:“人工智能+”新型评估范式的生成机制——基于过程追踪法的研究》,荣获本科组全国叁等奖。
该研究选题源于对社会工作评估范式转型的持续关注与思考。研究方法上,受到《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所研读的一篇采用过程追踪法的论文启发。在摘要初评获得通过以后,在王荣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何祥葳同学通过系统文献梳理、深入调研以及与指导老师的多轮探讨和修改,最终形成这一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社会工作第叁方评估所引发的范式转型机制。基于简·芳汀(Jane Fountain)的技术执行理论框架,并引入“行动者维度”,运用过程追踪法深入剖析了挪威国家审计署运用人工智能评估网络犯罪警务绩效的案例。研究揭示了由政策窗口/危机触发、知识共同体协作、技术选择性嵌入与制度适应性重构四个关键节点构成的动态生成路径,探索了人工智能驱动下提升第三方评估科学性、效率性与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九一制片厂下载&苍产蝉辫;何祥葳)